欢迎登录315全国信用等级公示系统!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  官方微博
联合惩戒 当前位置:首页 > 联合惩戒
江苏省扬州市开启医疗保障领域信用监管新模式

2020-04-22

      为加强医疗保障领域信用管理,推动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日前,市医保局、市信用办联合印发了《扬州市医疗保障定点医药机构信用管理办法(试行)》,该文件明确了定点医药机构信用失信行为的认定、惩戒及其信用管理方法,标志着我市正式开启了医疗保障领域的信用监管新模式。

  《办法》中所称医疗保障定点医药机构(以下简称“定点医药机构”)是指与医疗保障经办机构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零售药店。《办法》包括二十七条内容,明确了定点医药机构信用管理遵循“谁提供、谁认定、谁负责”的原则,并首次对定点医疗机构信用信息进行了定义,定点医药机构信用信息是指各级医疗保障行政部门、经办机构用于识别、分析、判断定点医药机构信用状况的数据和资料,包括定点医药机构的基础信息、正面信息、负面信息和其他信息。

  同时对定点医药机构基础信息、正面信息、负面信息和其他信息内容进行了具体阐释,如定点医疗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将被归集为负面信息:(一)虚构医药服务,伪造医疗文书和票据,骗取医疗保障基金的;(二)为参保人员提供虚假发票,骗取医疗保障基金的;(三)将应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记入医疗保障基金支付范围,套取医疗保障基金的;(四)通过分解住院、挂床住院、降低入院标准等方式,造成医疗保障基金不合理支出的;(五)为非定点医药机构提供刷卡结算服务,导致医疗保障基金不合理支出的;(六)违反医疗保障身份凭证实名制管理要求,为冒名就医或住院提供服务,骗取医疗保障基金的;(七)串换药品、耗材、物品、诊疗项目等,骗取医疗保障基金支出的;(八)定点医疗机构的其他失信行为。定点零售药店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将被归集为负面信息:(一)盗刷医疗保障身份凭证,为参保人员套取现金或购买营养保健品、化妆品、生活用品等非医疗物品,骗取医疗保障基金的;(二)为参保人员串换药品、耗材、物品等,骗取医疗保障基金的;(三)为非定点医药机构提供刷卡结算服务,导致医疗保障基金不合理支出的;(四)为参保人员虚开发票、提供虚假发票,骗取医疗保障基金的;(五)定点零售药店的其他失信行为。

  《办法》明确市医疗保障行政部门将负责统筹全市定点医药机构信用管理工作,指导和监督各县(市、区)医疗保障行政部门定点医药机构信用管理工作。各级医疗保障行政部门将根据定点医药机构信用信息,对定点医药机构进行年度信用分类,分为无失信行为单位(A类)、一般失信行为单位(B类)和严重失信行为单位(C类)三个信用类别。

  对一般失信行为,医疗保障行政部门将在部门网站向社会公开定点医药机构失信信息,公示期1年,并通过同级公共信用信息系统上报“信用中国”网站公示;对严重失信行为,医疗保障行政部门将在部门网站向社会公开定点医药机构失信信息,公示期3年,并通过同级公共信用信息系统上报“信用中国”网站公示;定点医药机构有严重失信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社会反响巨大的,由医疗保障行政部门根据相关管理办法,按规定程序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医疗保障行政部门将按照国家和省制定的“红黑名单”认定标准做好“红黑名单”认定工作,向同级公共信用信息系统推送“红黑名单”信息。

  《办法》将于2020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市医保部门将统一建立定点医药机构信用信息的记录、归集、共享和应用机制,组织开展医疗保障信用等级评价,通过采取失信信息公示、提醒约谈、增加检查频率、扣减医保结算总额,取消医保定点资格等多种惩戒方式,加强综合监管力度,促进定点医药机构及有关自然人、法人严格遵守医疗保障法律法规,强化诚信意识,切实维护医保基金的安全。


友情链接